达州市气象局
一、2014年天气气候概况及特征分析
2014年,我市各地气温与常年相比基本正常,日照较常年偏少,降水较常年偏多且时空分布极为不均,6月、9月部分地方降水突破历史纪录,中南部重灾天气较多,总体年景偏差。主要表现为:中北部山区冬干偏重,春迟多阴雨且局地有风雹,初夏低温连阴雨偏重,盛夏高温突出,秋汛危害偏重且多连阴雨。
1、气温概况:全市年平均气温16.9(15.3~)℃,最低万源
2、降水概况:全市年平均降水1512.0(1337.8~
1655.3)毫米,最多大竹1655.3毫米,最少万源1337.8毫米。与历年相比中南部达川、开江、大竹、渠县偏多,万源、宣汉正常,其中大竹偏多4成,年降水突破历史纪录有:达川1574.8(原记录1983年1565.1毫米),大竹1655.3(原纪录1983年1495.5毫米)。汛期出现了9次区域性大暴雨,其中2次区域大暴雨,尤其是“
二、2015年上半年天气气候状况及特征
今年1~4月,我市天气气候异常。气温偏高明显,且波动幅度大;降水大部地方偏少,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今年初以来的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1月气温偏高、入春偏早;3月末到4月初异常高温;
1、气温概况:1~4月,全市平均气温
2、降水概况:1~4月,全市平均降水142.4(103.8~
181.7)毫米,最多开江181.7毫米,最少渠县10.8毫米;与常年相比,万源偏多6%,其余各地偏少5%~35%。其中,3月渠县总降水量仅为3.8毫米,大竹仅为6.4毫米,达到春旱标准。
三、2015年汛期气候趋势预测
预计2015年5~9月总降水量较常年偏多,平均气温较
常年正常或略偏低。汛期降水量颁分布不均,初夏有轻度夏旱,盛夏为一般性伏旱发生,并伴有阶段性高温。汛期部分地区有中等强度洪涝,部分地区偏重。
初夏(5~6月):季平均气温较常年正常,季总降水量较常年同期略偏多,部分地方有轻度夏旱。
盛夏(7~8月):季平均气温较常年正常略偏低;季总降水量大部地方较常年偏多。盛夏期间大部县市区有一般性的伏旱发生,并伴有阶段性高温。大部分地区有中等强度洪涝发生,部分地区偏重。
初秋(9月):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正常略偏低,总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正常,秋绵雨较常年偏弱,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2℃终日较常年略偏晚。
四、对策及建议
(一)认真开展天气监测预报和汛期气象服务
严密监视天气变化,加强对汛期天气气候的分析会商,做好天气预报的精准跟踪服务和信息发布的实时滚动修订,确保天气预测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信息发布的及时性。
(二)积极组织做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目前正是我市大春水稻栽插的关键期,各地需水量大,且预测后期将有夏、伏旱发生。市、区、县人影办做好检修维护等准备工作,抓住有利天气过程,适时开展增雨作业。
(三)加强防汛抗旱部门间的信息共享
积极做好和渠江流域巴中、广安等地气象部门的天气会商及信息共享,同时加强与水务、水文、国土等部门的沟通交流、协作配合,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