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市政协三届六次会议第001号提案协办意见的函

发布日期: 2016-12-06 19:44:07
市扶贫和移民局:

  现将市政协提案委在市政协三届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几点建议》(第001号提案)的协办意见函告如下:

  一、关于“基本农田整治优先安排”方面

  根据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工作部署,我局依托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平台,积极争取省级财政资金,开展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扶贫工作。2016年,全市组织实施农村土地整治扶贫项目10个,项目预算总投资1.53亿元,建设总规模12.59万亩,预计新增耕地1.03万亩。项目覆盖6个贫困县(市、区)40个村,直接受益6万人。其中,通川区1个项目1 .45万亩、达川区1个项目1.06万亩、万源2个项目2.60万亩,宣汉3个项目3.86万亩,大竹2个项目2.15万亩,开江1个项目1.47万亩。我局将加强农村土地整治扶贫项目的督导,不定期开展抽查或专项检查,确保2016年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扶贫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二、关于“土地(宅基地)复垦、地票交易指标优先安排”方面

  根据省国土资源厅有关用好用活增减挂钩政策积极支持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要求,我局将增减挂钩试点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组织各地主动配合当地扶贫和移民等有关部门,助力扶贫开发。

  (一)增减挂钩指标安排向贫困地区和易地扶贫搬迁地区倾斜。在组织2015年度增减挂钩项目申报时,优先保障贫困村庄特别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村庄,积极支持具备条件的贫困地区通过开展增减挂钩,推进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市组织申报2015年度增减挂钩项目8个,预计获取挂钩周转指标5386亩,涉及6个县(市、区)16个乡镇58个行政村。其中,大竹、达川各2个,周转指标分别为1310亩、1358亩;宣汉、万源、渠县、通川各1个,周转指标分别为620亩、750亩、599亩、749亩。

  (二)拓展贫困地区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使用范围。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改革的意见》(川办发〔2015〕69号)精神,我局深入调研,结合达州市实际,起草了《达州市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改革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已于2016年4月26日经达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该《方案》在优化项目区设置方面,明确我市纳入秦巴山区特困地区的万源市、宣汉县,在保障本县域范围内农民安置和生产发展用地的前提下,部分结余指标优先在市域范围内挂钩使用,也可在省域范围内挂钩使用。。

  (三)切实保障贫困地区利益。贫困地区拆旧复垦腾出的建设用地,优先满足农民新居、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并留足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建设用地。节余指标,优先满足贫困地区所在市域范围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以及省级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受益及时全部返还贫困地区,确保通过增减挂钩实施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的农民受益。

  (联系人:规划耕保科 雷涛 电话:2370457 、13882894789)

  
  达州市国土资源局

  2016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