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第087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函

发布日期: 2020-10-13 17:35:34
何世清委员:

  你在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城市环线道路规范设置及命名的建议》(第087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城市道路规划建设

  过去,达州城市道路建设缺乏规划指导,多依山就势而建,道路标准、道路宽度、交通组织等已不满足现今交通发展需要。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建设,组织编制了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提出:采用自由式与方格网相结合的布局结构形式组织城市道路系统,形成以“三横三纵加一环”的城市快速路及片区联系性干路为主框架的城市道路交通骨架系统,其中一环指绕城快速路,北起巴达高速魏兴出入口沿凤凰山西侧南下至复兴并沿铁山东麓向南至达营高速铁山互通沿达营高速经河市片区南侧向东跨州河经高新区(原经济开发区)南侧并穿雷音铺后至亭子片区南缘,再向东可与巴达高速相接。通过绕城快速路将渝达陕、巴达万及达营高速连接起来。近年来,随着“五桥六路七大新区”工程项目的不断推进,现行城市总规明确的“三横三纵一环”骨架路网体系基本形成,达州“双百”城市目标提前完成。

  目前,达州市中心城区规划或已建的绕城(或环城)道路有绕城高速、外环快速以及环城路。其中,绕城高速西段正在开展可研编制工作;外环快速位于铁山东侧,起于达营高速幺塘互通,沿铁山山脚向北延伸,上跨通川区产业大道,向东与环城路互通后与凤凰山隧道西延线三期相连,正在开展建设前期工作;环城路即国道210改造升级,该道路的规划建设是为了解决过境交通穿城而过的问题,分环城路一期和环城路二期,起于高新区汇通大道,经河市、复兴、双龙、东岳,止于达万高速东岳收费站,标准为一级公路。

  二、达州城市路网布局情况

  城市道路路网根据城市布局可分为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带状式和自由式。平原城市多采用方格网式和环形放射式,山地城市路网由于布局空间影响,不得不考虑地形条件及规划用地布局,多采用自由式路网布局,路网在形态上并无一定的几何形状。达州位于大巴山南麓,具有鲜明的山地城市特点,随着现代化城市发展,达州也有扩张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受自然地形条件限制,达州城市形成组团式发展格局,城市路网布局形式采用了城市骨架路网和组团内部路网结合的形式。

  城市环线道路的区位、层数、功能,应根据城市规模、结构、功能分区、交通流特点、地形地物条件等综合论证后确定。不同区位的环线道路具有不同的交通功能,内环路多解决城市空间合理布局和扩张发展的需要,一般采用主干路标准;外环路多解决过境交通、绕行交通、区间交通、市际交通的需要,一般采用快速路标准。不同标准道路对道路宽度、行车速度、交通流量、横断面布置、纵坡大小等均有相应要求。达州城市道路由于地形条件影响、规范限制、建设年限不同,一条道路不同段落可能存在不同等级、不同标准、不同横断面的情况。

  三、下步工作安排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将大力支持达州建设“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站在新起点,达州正围绕这“两个定位”,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同步推进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五个高质量”发展建设幸福美丽达州。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会同市城乡规划编制中心前期开展了《构建四川省经济副中心暨“双300”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并向市委市政府进行了专题汇报,研究提出调整“三横三纵一环”骨架路网为“五横三纵三环”骨架路网。其中,三环由内向外分别为内环、外环和绕城高速。内环由凤凰山隧道及西延线、环城路、南北一号干道组成;外环由规划凤凰山第二隧道、外环快速、金河大道、南北三号干道、犀牛二道组成;绕城高速由达营高速、绕城高速西段以及规划城(口)宣(汉)大(竹)邻(水)高速、通(江)宣(汉)开(江)高速组成。同时,达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目前正在编制《达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和《达州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规划将结合达州城市现状路网布局,并统筹考虑城市空间发展方向以及用地布局,按照不同等级道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城市支路等)对中心城区路网结构进行梳理,结合相关意见建议论证分析提出适合达州山地城市的骨架路网形式,进一步规范城市环线道路布局,明确道路功能定位,强化城市道路交通组织,完善道路横断面布置,并对现状路网需要完善的地方提出相应措施建议。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自然资源规划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0年8月6日

  
  (联系人:国土空间规划科 张松 2143757 1369810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