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机关各科室、直属事业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厅字〔2017〕13号)、《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领导同志联系指导市(州)、联系指导片区贫困县、联系指导“五大经济区”分工及省直部门(单位)联系指导片区贫困县分工的通知》(川委厅〔2017〕38号)精神,充分发挥定点扶贫工作在脱贫攻坚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助推定点扶贫村打赢脱贫攻坚战,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局定点扶贫工作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夯实发展基础
2011年以来,全市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193个,投入资金23.93亿元,整治土地217.50万亩,新增耕地17.96万亩。2017年在符合土地整治规划前提下,依托农村土地整治平台,充分发挥土地整治助推定点扶贫作用,在宣汉等4个贫困县实施8个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扶贫项目,建设规模9.37万亩,计划投资11312.54万元,预计新增耕地0.7115万亩,惠及贫困户3462户。
二、倾斜分配建设用地指标,强化要素保障
根据扶贫攻坚工作部署,在分解下达土地利用计划时,对宣汉县、万源市两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每县(市)专项安排用地计划600亩。对其余5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每县(市、区)专项安排用地计划150亩,连续安排4年。各市、县优先保障易地扶贫搬迁用地,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三、大力开展增减挂钩试点,拓宽资金来源
自2008年实施增减挂钩试点项目以来,我市经省国土资源厅批复立项增减挂钩试点项目44个,批准挂钩周转指标1942.21公顷。将项目申报与易地扶贫搬迁密切结合起来,积极支持具备条件的贫困地区通过开展增减挂钩推动扶贫开发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四、狠抓地灾治理避让搬迁,改善生存条件
合理确定地质灾害工程治理范畴,将避险搬迁、高山移民、危房改造等相关资金打捆使用,将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户搬入到新农村集聚点或其他安全地带。自2014年以来,有效地消除万源、宣汉两地74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安全威胁,全市共有3370户、10000余名贫困群众摆脱了地质灾害安全威胁。2017年预计实施重大地质灾害治理12处,中小型应急排危除险47处,预计投资5000万元;计划实施地灾避险搬迁337户。
五、不断加大地质工作力度,增强发展后劲
通过争取省级地勘资金投入,加大地质找矿力度,摸清矿产资源家底,为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奠定坚实基础。争取省级地勘基金投入7252万元,探获煤炭资源量1.1亿吨;争取万源市、开江县农业地质调查评价工作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为科学规划农业产业布局、生产农产品基地建设提供基础数据;争取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富钾卤水矿普查项目投入资金1638万元。
六、试水国土资源跨区域合作,同步脱贫奔康
鼓励国贫县万源市、宣汉县结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挂钩使用,增加返还农村资金,扎实推进定点扶贫。继续加大定点扶贫县与经济较发达地区缔结友好关系,在耕地保护、增减挂钩试点、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等方面建立了国土资源领域战略合作关系,着力推进贫困县定点扶贫工作。目前我市万源市与成都市双流区缔结友好关系。
七、健全工作机制,强化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强化组织领导,成立达州市国土资源局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专人负责定点扶贫相关工作。
2.强化监督,规范管理。强化评估监督,强化协调联动,积极落实定点扶贫联动机制,加强国土资源定点扶贫调度协调,按照统一部署,研究推进不同阶段扶贫工作事宜;各科室要强化跟踪问效,实行扶贫政策落实定期汇报制度、政策落实和试点项目建设自评制度、考评小组评估制度,动态跟踪扶贫政策、项目效果。
3.明确责任,确保实效。相关科室、单位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定点扶贫工作的有关政策、目标、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实施意见中的有关政策措施深入研究,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强化责任落实,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特别是对一些新的支持政策,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研究,确保政策发挥最大效益。机关各科室、直属事业单位要主动对接,密切配合,创新工作,确保定点扶贫政策措施顺利实施。
达州市 国土资源局
2017年9月12日
附件下载: